網頁

星期二, 2月 06, 2007

Portico的介紹


   在之前寫的關於電子期刊等電子資源的維護與典藏,裡面有提到Portico是可以協助圖書館或出版社來典藏他們的電子期刊,最近又看到Portico的新聞(IEEE signs archiving agreement with Portico),且剛好有學長問到,想說就稍微再了解一下。

   首先這則新聞提到,Portico宣佈與IEEE簽署了同意書,要保存該組織的期刊與會議論文,這項同意書提到IEEE要委託Portico長期保存137 種期刊(journals, transactions, magazines, newsletters)及163種會議論文(conference proceedings),以確保將來的學者、研究人員跟學生可以繼續使用其出版品,且IEEE每年將提供財務的援助給Portico,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Inc.)是一個非營利組織,中文是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該組織在電子電機及電腦科學領域所出版的文獻量約佔全世界的三分之一強,IEEE目前在150個國家有超過365,000個會員(包含68,000個學生),每年出版128種transactions, journals and magazines,且在全球舉辦超過300場的會議,目前共有900個有效的IEEE標準。

接下來要介紹一下Portico是什麼樣一個組織。
一、緣起:
   從頭說起好了,1990年代中期,美國美侖基金會(Andrew W. Mellon Foundation)[註1]執行了一項專案,創立了JSTOR[註2],一個非營利性機構,來典藏過期電子期刊,在2002年,美國美侖基金會又贊助了JSTOR執行其電子期刊典藏種子計畫(E-Journal Archiving Program),此計畫在JSTOR底下成立了Electronic-Archiving Initiative,也就是Portico的前身,此計畫主要是希望對典藏電子資源用收費模式的方式經營,以建立長久的典藏機制,接下來的兩年多的時間裡,計畫的工作人員開始建立所需的平台與機制,並且與各出版社跟圖書館洽談,以建立合作的基礎,並希望在出版社與圖書館之間取得平衡,在2004年,Electronic-Archiving Initiative變成了一個非營利組織公司Ithaka Harbors, Inc.,的一部分,該公司的目標是要促進資訊科技的利用以利益全球的高等教育,它其中的一項電子資源典藏服務的名稱就叫做"Portico"(英文的直譯是門廊、柱廊的意思),Portico 發表於2005年,受到JSTOR, Ithaka,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and The Andrew W. Mellon Foundation.等單位的援助[註3]。(按:光美國國會圖書館在2005年就贊助了3百萬美金喔,看來此計畫是可以長久的)
二、主要目標:
   Portico的任務是保存電子形式的學術文獻,以確保將來的學者與研究人員仍然可以持續的使用,也就是說Portico對學術電子期刊提供永久的典藏服務,因為電子期刊不像紙本,圖書館採購之後有擁有權,但是電子期刊採購進來後,有可能因為出版社更換網址,被交易出去,甚至出版社倒掉等種種狀況,圖書館會無法取得其曾付費採購的電子期刊,特別是有些出版社會宣稱圖書館所採購的電子期刊享有永久連線使用權(Perpetual Access or Post-cancellation Access)的,特別容易有爭議。
三、為何要做典藏?
   學術的工作就是研究與教學,且學術的工作需要前人研究的累積,而期刊就擔負這樣的傳播職責,在期刊日益電子化的同時,其可持續被取得性,越顯重要,舉例來說,在三個知名的期刊(NEJM, JAMA, Science)所引用的網路資源中,有13%已經在其研究出版後的27個月內消失,無法取得[註4],另外根據Ithaka公司針對7,403教員所做的調查,有83%的老師認為為將來保存學術的電子資源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圖書館也花費了大筆金額在電子資源上,ARL所做的2003-04圖書館調查,那些被調查的圖書館在該年度共花費了$301,699,645美金來採購電子資源(三億多美金耶,難怪要好好典藏)
四、如何保存:
   Portico表示她主要的保存方法就是Migration(遷移),也就是當檔案的形式(如.pdf)過時,不再被廣泛使用時,可以將就檔案的格式轉換成為新的常用的檔案格式,另外兩個常見的保存策略是emulation跟byte preservation,前者利用mimic technology,後者則牽涉到位元的儲存(這兩個比較技術方面的就不是很懂了,知道的朋友再請解釋一下)。至於出版社端,則會提供Source files,這些檔案比一般掛在出版社網站上的全文資料還包含更多的資訊,例如圖可能是更高畫質的。
五、運作模式:
   Portico的營運除了之前提到幾個單位的捐贈外,它也會向出版社收取年費,費用包括處裡、轉換、典藏她們的檔案,它也會向參與的圖書館收費,聯盟(consortia)的圖書館也有優惠。
六、參與的出版社與圖書館:
   目前參與此計畫的出版社很多,如Elsevier, Wiley, Taylor & Francis, Haworth, AIP, BioOne等都是,這裡有詳細的出版社清單,與完整的收錄期刊清單,而這裡是參與圖書館的清單,目前有297個館參加,知名的學府如哈佛、耶魯大學與MIT都有加入。
七、如何參加Portico呢:
   台灣有的圖書館有收到Portico的email了,根據Portico網頁所載,若圖書館在2007年加入的話,可以成為其Portico Archive Founders,前五年的年費可享九折優惠,有興趣的朋友可參考它的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 Journal Archive License或是去函(participation@portico.org)詢問,在那個License中有提到大家最關心的計價方式,它是依據該圖書館的年度採購總額(Library Materials Expenditures, LME)為計算基礎,不過真正要問價錢,還是得洽詢Portico的(遭了,老毛病又犯了,好像又賣起產品來了,我真的跟Portico沒有任何關係喔 ^_^)。
八、感想:
   稍微的了解之後,發現Portico這樣的business model也能成立,真不簡單,可能也是切中圖書館的需求吧,至於出版社方面,我想這些出版社也不是沒有能力維護她的電子出版品,但是異地保存,是有其必要性的,記得以前聽說過Elsevier要做將紙本期刊回溯做成電子檔時,發現她們很多過刊都沒有留存,反而還要跟不同的大學圖書館調過期的期刊,她們就曾跟菲律賓的圖書館調過期刊來掃描,所以當科技進步,載體不斷更新時,檔案的保存在將來的時代,是越顯重要的。

PS:主要參考資料都是Portico的網站,詳細網址就不一一列出了。

註1:美國美侖基金會(Andrew W. Mellon Foundation),由Avalon Foundation跟Old Dominion Foundation合併而成,創立於1969年,是美國前一百大基金會之一,現任總裁為Don Michael Randel,目前該基金會主要贊助以下的六大核心計畫:
1.Higher Education and Scholarship (高等教育與學術領域)
2.Scholarly Communications (學術傳播)
3.Research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資訊科技的研究)
4.Museums and Art Conservation (博物館與藝術的保存)
5.Performing Arts (表演藝術)
6.Conserva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自然資源保護與環境)
註2:CONCERT有引進JSTOR,關於JSTOR可參考CONCERT的簡介,或可參考淡大圖書館所整理的資料,這裡也有JSTOR官方的中文說明,記得去年還沒有中文,現在竟然有了,真神奇,這裡也有美侖基金會做的英文簡介
註3:資料來源About Portico
註4:資料來源,原始資料來自於Dellavalle, Robert P., Eric J. Hester, Lauren F. Heilig , Amanda L . Drake, Jeff W. Kuntzman, Marla Graber, and Lisa M. Schilling. “Information Science: Going , Going , Gone: Lost Internet References." Science 302, no. 5646 (October 31, 2003), 787-8. Analyzed journals included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and Science. A separate study found that up to 33% of footnote citations did not yield the quoted source (See Scott Carlson, “Scholars Note ‘Decay ' of Citations to Online References,"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51, no.28 (March 14, 2005), A30.